
传统金属艺术,十分重视材质自身的价值意义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尤其是作为贵重金属的金银一直是人类社会地位、身分标准和财富的象征。
金属艺术品的大量占有者,主要是集权社会的少数权贵阶层。他们的审美情趣与爱好直接影响主导着金属艺术发展,由此形成追求奢华的美学规范和穷极工巧的精湛技艺。
构成了传统金属艺术细致精美、华丽繁缛的风格模式现代金属艺术,注重的是材质自身的美感价值,并赋于其更加丰富的精神与审美的内涵,有力地扩展了金属材质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按照材料本身的质感特性来设计、构思雕塑,成为现代艺术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美感。不同的加工手段和技艺,又是使不同的美感充分得以展示保证的前提技艺,又是使不同的美感充分得以展示保证的前提、制作的过程亦成为艺术家与材质对话的过程,人的才情、能力和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以施展,最终使其成为一件既具金属材质独特魅力,又洋溢着个性风采的艺术作品。尤其重要的是材质的美感因素,被作为构成其作品风格的有机要素,从而使其价值和意义被大大的升华。从审美的意义和价值取向不同,拉开了现代与传统间的距离。
布朗库西的雕塑如:“空间中的鸟”“波西妮小姐”“一个年轻人的躯干”等,造型单纯简洁,用高度概括的艺术语言,直接提炼出不同的形象的本质特征。光丽异常的抛光处理,更使作品呈现出透明的光彩和精确严谨之美,有机的成为他极富理性精神的艺术中最重要的语言特性亦使一向凝重、浑厚的青铜闪耀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炫目华光,成为现代雕塑艺术兴起的先声。
充分研究现代金属雕塑的发展流变,深入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丰富现有金属雕塑理论,有助于明确当前中国现代金属雕塑所处的位置和立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一,有利于将时代性作为雕塑艺术性的重要衡量标准,探讨中国现代金属雕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的变革。雕塑是一门伴随人类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古老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即民族性和时代性。
雕塑的民族性是指雕塑艺术在一个民族或群体长时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形式构成、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时代性是指雕塑艺术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艺术精神,而且要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的形式、观念、内容,或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新的艺术语言重新诠释传统艺术的内在精神。
民族性和时代性对立统一,不可分割。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的今天,雕塑艺术的时代性愈加重要。如前文所言,时代性不仅包括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包括重新认识和诠释传统艺术的方面。然而,回顾中国当代雕塑,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雕塑家竞相模仿和照搬西方现代派雕塑的形式和观念方面,忽视了对传统艺术的学习,陷入对西方现代派雕塑模仿之中;另一方面,对传统艺术的认识也仅限于照搬或挪用一些传统符号与元素,没有真正的继承传统艺术的内在精神。
以上这种状况在中国现代金属雕塑领域也样存在,而且更加严重,需要加以深入研究寻求解决之道。